標題:
發問:
請問有沒有中史人物(機智人物) 要朝代,官職,成就...... 更新: 請問有沒有中史人物(機智人物) 要朝代,官職,成就...... (唔好諸葛亮)
最佳解答:
諸葛亮(三國) 諸葛亮(181年-234年),字孔明,琅琊陽都(今山東省沂南縣)人,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大臣,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,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。因其早年外號,也稱「臥龍」或「伏龍」。 包青天(北宋) 包拯(999年4月11日—1062年5月24日)字希仁,廬州合肥人(今安徽肥东),中国北宋官员,以清廉著称。 包拯為北宋仁宗天圣五年(1027年)申科进士甲科,初任建昌知縣,官至开封府尹及龙图阁直学士。因為他進入「二府」成為北宋最高決策機關成員後,其衣著飲食和器具依然「如布衣時」,是古代中国清官的典型代表,民間諺語有云:“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。”為人嚴正,殊少笑容,時人以黃河清,比包拯笑。後世包括朱熹、歐陽修、劉敞、司馬光對包拯皆有正面評價。 狄仁傑(唐朝武則天時期著名宰相) 狄仁傑為唐代并州太原(今山西太原)狄村人,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。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時期的尚書左丞;父親狄知遜,任夔州長史。 狄仁傑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,出任汴州判佐。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,狄仁傑被吏誣告,閻立本受理訊問,他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,而且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,謂之「河曲之明珠,東南之遺寶」,推薦狄仁傑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。在此任內,狄仁傑通曉了吏治、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,這對他一生的政治活動都有重大影響。 唐高宗儀鳳年間(676年——679年),狄仁傑升任大理丞,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,涉及到1.7萬人,無冤訴者,一時名聲大振。 武則天垂拱二年(686年),狄仁傑出任寧州(今甘肅寧縣、正寧一帶)刺史。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,狄仁傑注意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的關係,深得人心。 垂拱四年(688年),張光迅奏狄仁傑出言不遜被貶為復州(今湖北沔陽西南)刺史,入為洛州司馬。天授二年(691年)九月,狄仁傑被任命為地官(戶部)侍郎、同鳳閣(中書省)鸞台(門下省)平章事,開始了他短暫的第一次宰相生涯。 長壽元年(693年)正月,武承嗣勾結酷吏誣告狄仁傑等謀反,將他們逮捕下獄,狄仁傑立刻服了罪:「反是實!」仁傑拆被頭帛書冤,置棉衣中,請獄吏轉告家人去其棉,得其冤狀。仁傑子狄光遠持書上告朝廷。女皇召狄仁傑等大臣面詢:「承反何也?」狄仁傑答曰:「向若不承反,已死於鞭笞也。」又問:「何為做謝死表?」答曰:「臣無此表。」武則天弄清楚是偽造的。於是釋放此案七人,俱貶為地方官,仁傑貶為彭澤令(今江西彭澤)。 萬歲通天元年(696年)十月,契丹攻陷冀州(今河北臨漳)。為了穩定局勢,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為與冀州相鄰的魏州(今河北大名一帶)刺史。 神功元年(697年)十月,狄仁傑被武則天召回朝中,官拜鸞台(門下省)侍郎、同鳳閣鸞台平章事,加銀青光祿大夫,兼納言,恢復了宰相職務,成為輔佐女皇治理國家大政的左右手。 聖歷元年(698年),狄仁傑以政治人物的深謀遠慮,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,還政於廬陵王李顯。曰:「立子,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,承繼無窮;立侄,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於廟者也。」武則天曰:「此聯家事,卿勿預知。」狄仁傑答曰:「王者以四海為家。四海之內,孰非臣妾?何者不為陛下家事!君為元首,臣為股肱,義同一體。況臣位備宰相,豈得不預知乎?」皇帝採納了狄仁傑的意見,為表示心跡,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,立為皇嗣,賜武姓,使李唐得以維繫。 聖歷元年(698年)秋,突厥南下騷擾河北。皇帝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、狄仁傑為副元帥征討突厥,迅速恢復了河北的安定。 久視元年(700年),狄仁傑病故,朝野凄慟,女皇哭泣著說「朝堂空也」。贈文昌右丞,諡文惠。唐中宗繼位,追贈司空。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。
其他解答:
姜維(三國:蜀漢) 姜維父親早年死於羌﹑戎的叛亂中,與母親相依為命,姜維喜歡漢朝學者鄭玄的學說,時常結交一些豪傑,心中有大志。最初為曹魏將領,建興六年諸葛亮出兵祁山,當時姜維及功曹梁緒、主簿尹賞、主記梁虔等正與天水太守馬遵同行,馬遵聽到漢軍將至且諸縣皆響應漢軍,懷疑姜維等人皆有異心,遂棄姜維等人自行逃走,姜維等人察覺馬遵已逃走,想回去,但城門已關閉,想回去冀城也被拒於門外,在情勢所逼下投降蜀漢(《三國演義》記述姜維曾用計使諸葛亮北伐受挫,然後諸葛亮用計收降姜維)。 姜維投降蜀漢後,年僅27歲就封侯拜將,官拜義將軍,封當陽亭侯。諸葛亮對姜維評價很高,曾說:『姜維忠勤時事,思慮精密,我觀察他的才能,李邵、馬良都比不上他,為涼州的上選人才。』又說:『姜維不但在軍事上很有見解,而且為人勇敢大膽,深明義理,深解兵法。更為可貴的是此人心存漢室,我打算讓他一邊操練中虎步兵五六千人,一邊將我平生所學的軍事知識傳授給他,然後就帶他進宮去覲見天子,請天子予以重用。』。 司馬懿(三國:曹魏) 司馬懿(179年-251年),字仲達,河內郡溫縣孝敬裡(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)人,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、軍事家、權臣。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,以其功著,封舞陽侯。其孫司馬炎稱帝後,追尊為晉宣帝。 司馬懿高祖為 司馬鈞,漢安帝時為征西將軍,曾祖司馬量為豫章太守,祖父司馬為穎川太守,父司馬防為京兆尹。正如司馬懿之孫司馬炎所說:「本諸生家,傳禮來久。」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,博學洽聞,伏膺儒教。因曹操出身「贅閹遺醜」,曾一度拒絕他的授予官職,但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任丞相後,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。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(「漢運垂終,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,以服事之。權之稱臣,天人之意也」),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。 曹操封魏王後,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。曹丕臨終時,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,輔佐魏明帝曹睿。明帝時,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、大將軍、太尉等重職。明帝崩,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。曹芳繼位後,司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擠,遷官為無實權的太傅。正始十年(249年),司馬懿乘曹爽陪曹芳離洛陽掃墳,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。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。 他都是諸葛亮的唯一大敵呢! 陸遜(三國:東吳) 陸遜(183年—245年),本名陸議,字伯言,吳郡吳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,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大臣和主力軍師。自孫權賦予大都督以來,曾是多次率領吳國軍隊抵禦北方的魏國及西方的漢國的核心人物。後任吳國的丞相 (244年至245年)。 陸遜最著名的戰役則是防禦劉備來襲的「夷陵之戰 」(222年)。在這場戰爭中,劉備的軍隊於密林紮連營三百里,陸遜趁機以火攻大破之,大敗劉備於夷陵,使劉備不得不退回白帝城,不久更死在那裏,也以致於漢國後期一蹶不振。 顧雍死後,陸遜被委任為丞相,但不久因支持孫權的太子孫和而被孫權多次譴責。陸遜於245年去世,享年62歲。據《三國志》記載,陸遜是被孫權反覆的責備氣死的。 陸遜的妻子是孫策的女兒,兩人育有兩子。長子陸延夭折,次子陸抗在父親死後繼承其爵位。陸抗也是著名的吳國大臣和將領。 2007-09-17 18:15:56 補充: 姜維(三國:蜀漢)司馬懿(三國:曹魏)陸遜(三國:東吳)姜子牙(周朝)韓信(楚漢之争期間重要人物,漢朝開國功臣)韓信淮陰人,軍事家,是西漢開國名將,漢初三傑之一,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。韓信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,歷任齊王、楚王、淮陰侯等,卻也因其軍事才能引起猜忌。漢高祖劉邦戰勝主要對手項羽後,韓信的勢力被一再削弱,最後由於被控謀反被呂雉(即呂后)及蕭何騙入宮內,處死於長樂宮鐘室。助漢滅楚劉邦一方面固守,另一方面答應韓信及彭越事成後封地為王。韓信及彭越終於帶兵會合劉邦,韓信以十面埋伏之計大破楚軍A215E4A27F624C16
- SO FAR蘇GOOD過牛年 - 台灣篇(豬肉紙)@1@
- 買desktop@1@
- 如何能阻止香港政府屠殺露宿者-
- 恆生銀行的代碼 同元朗分行代碼點先有呀----@1@
- 歐洲 11 天 跟團 (貨幣)
- o岩o岩join o左cali.....@1@
- 關於數學(方程式,羅馬數字)
- 數學問題~~~~百分數
- 散光225算唔算好深--
- 請問監所管理員四等哪一家的參考書好-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中史(機智人物)發問:
請問有沒有中史人物(機智人物) 要朝代,官職,成就...... 更新: 請問有沒有中史人物(機智人物) 要朝代,官職,成就...... (唔好諸葛亮)
最佳解答:
諸葛亮(三國) 諸葛亮(181年-234年),字孔明,琅琊陽都(今山東省沂南縣)人,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大臣,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,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。因其早年外號,也稱「臥龍」或「伏龍」。 包青天(北宋) 包拯(999年4月11日—1062年5月24日)字希仁,廬州合肥人(今安徽肥东),中国北宋官员,以清廉著称。 包拯為北宋仁宗天圣五年(1027年)申科进士甲科,初任建昌知縣,官至开封府尹及龙图阁直学士。因為他進入「二府」成為北宋最高決策機關成員後,其衣著飲食和器具依然「如布衣時」,是古代中国清官的典型代表,民間諺語有云:“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。”為人嚴正,殊少笑容,時人以黃河清,比包拯笑。後世包括朱熹、歐陽修、劉敞、司馬光對包拯皆有正面評價。 狄仁傑(唐朝武則天時期著名宰相) 狄仁傑為唐代并州太原(今山西太原)狄村人,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。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時期的尚書左丞;父親狄知遜,任夔州長史。 狄仁傑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,出任汴州判佐。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,狄仁傑被吏誣告,閻立本受理訊問,他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,而且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,謂之「河曲之明珠,東南之遺寶」,推薦狄仁傑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。在此任內,狄仁傑通曉了吏治、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,這對他一生的政治活動都有重大影響。 唐高宗儀鳳年間(676年——679年),狄仁傑升任大理丞,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,涉及到1.7萬人,無冤訴者,一時名聲大振。 武則天垂拱二年(686年),狄仁傑出任寧州(今甘肅寧縣、正寧一帶)刺史。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,狄仁傑注意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的關係,深得人心。 垂拱四年(688年),張光迅奏狄仁傑出言不遜被貶為復州(今湖北沔陽西南)刺史,入為洛州司馬。天授二年(691年)九月,狄仁傑被任命為地官(戶部)侍郎、同鳳閣(中書省)鸞台(門下省)平章事,開始了他短暫的第一次宰相生涯。 長壽元年(693年)正月,武承嗣勾結酷吏誣告狄仁傑等謀反,將他們逮捕下獄,狄仁傑立刻服了罪:「反是實!」仁傑拆被頭帛書冤,置棉衣中,請獄吏轉告家人去其棉,得其冤狀。仁傑子狄光遠持書上告朝廷。女皇召狄仁傑等大臣面詢:「承反何也?」狄仁傑答曰:「向若不承反,已死於鞭笞也。」又問:「何為做謝死表?」答曰:「臣無此表。」武則天弄清楚是偽造的。於是釋放此案七人,俱貶為地方官,仁傑貶為彭澤令(今江西彭澤)。 萬歲通天元年(696年)十月,契丹攻陷冀州(今河北臨漳)。為了穩定局勢,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為與冀州相鄰的魏州(今河北大名一帶)刺史。 神功元年(697年)十月,狄仁傑被武則天召回朝中,官拜鸞台(門下省)侍郎、同鳳閣鸞台平章事,加銀青光祿大夫,兼納言,恢復了宰相職務,成為輔佐女皇治理國家大政的左右手。 聖歷元年(698年),狄仁傑以政治人物的深謀遠慮,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,還政於廬陵王李顯。曰:「立子,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,承繼無窮;立侄,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於廟者也。」武則天曰:「此聯家事,卿勿預知。」狄仁傑答曰:「王者以四海為家。四海之內,孰非臣妾?何者不為陛下家事!君為元首,臣為股肱,義同一體。況臣位備宰相,豈得不預知乎?」皇帝採納了狄仁傑的意見,為表示心跡,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,立為皇嗣,賜武姓,使李唐得以維繫。 聖歷元年(698年)秋,突厥南下騷擾河北。皇帝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、狄仁傑為副元帥征討突厥,迅速恢復了河北的安定。 久視元年(700年),狄仁傑病故,朝野凄慟,女皇哭泣著說「朝堂空也」。贈文昌右丞,諡文惠。唐中宗繼位,追贈司空。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。
其他解答:
姜維(三國:蜀漢) 姜維父親早年死於羌﹑戎的叛亂中,與母親相依為命,姜維喜歡漢朝學者鄭玄的學說,時常結交一些豪傑,心中有大志。最初為曹魏將領,建興六年諸葛亮出兵祁山,當時姜維及功曹梁緒、主簿尹賞、主記梁虔等正與天水太守馬遵同行,馬遵聽到漢軍將至且諸縣皆響應漢軍,懷疑姜維等人皆有異心,遂棄姜維等人自行逃走,姜維等人察覺馬遵已逃走,想回去,但城門已關閉,想回去冀城也被拒於門外,在情勢所逼下投降蜀漢(《三國演義》記述姜維曾用計使諸葛亮北伐受挫,然後諸葛亮用計收降姜維)。 姜維投降蜀漢後,年僅27歲就封侯拜將,官拜義將軍,封當陽亭侯。諸葛亮對姜維評價很高,曾說:『姜維忠勤時事,思慮精密,我觀察他的才能,李邵、馬良都比不上他,為涼州的上選人才。』又說:『姜維不但在軍事上很有見解,而且為人勇敢大膽,深明義理,深解兵法。更為可貴的是此人心存漢室,我打算讓他一邊操練中虎步兵五六千人,一邊將我平生所學的軍事知識傳授給他,然後就帶他進宮去覲見天子,請天子予以重用。』。 司馬懿(三國:曹魏) 司馬懿(179年-251年),字仲達,河內郡溫縣孝敬裡(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)人,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、軍事家、權臣。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,以其功著,封舞陽侯。其孫司馬炎稱帝後,追尊為晉宣帝。 司馬懿高祖為 司馬鈞,漢安帝時為征西將軍,曾祖司馬量為豫章太守,祖父司馬為穎川太守,父司馬防為京兆尹。正如司馬懿之孫司馬炎所說:「本諸生家,傳禮來久。」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,博學洽聞,伏膺儒教。因曹操出身「贅閹遺醜」,曾一度拒絕他的授予官職,但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任丞相後,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。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(「漢運垂終,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,以服事之。權之稱臣,天人之意也」),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。 曹操封魏王後,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。曹丕臨終時,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,輔佐魏明帝曹睿。明帝時,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、大將軍、太尉等重職。明帝崩,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。曹芳繼位後,司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擠,遷官為無實權的太傅。正始十年(249年),司馬懿乘曹爽陪曹芳離洛陽掃墳,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。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。 他都是諸葛亮的唯一大敵呢! 陸遜(三國:東吳) 陸遜(183年—245年),本名陸議,字伯言,吳郡吳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,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大臣和主力軍師。自孫權賦予大都督以來,曾是多次率領吳國軍隊抵禦北方的魏國及西方的漢國的核心人物。後任吳國的丞相 (244年至245年)。 陸遜最著名的戰役則是防禦劉備來襲的「夷陵之戰 」(222年)。在這場戰爭中,劉備的軍隊於密林紮連營三百里,陸遜趁機以火攻大破之,大敗劉備於夷陵,使劉備不得不退回白帝城,不久更死在那裏,也以致於漢國後期一蹶不振。 顧雍死後,陸遜被委任為丞相,但不久因支持孫權的太子孫和而被孫權多次譴責。陸遜於245年去世,享年62歲。據《三國志》記載,陸遜是被孫權反覆的責備氣死的。 陸遜的妻子是孫策的女兒,兩人育有兩子。長子陸延夭折,次子陸抗在父親死後繼承其爵位。陸抗也是著名的吳國大臣和將領。 2007-09-17 18:15:56 補充: 姜維(三國:蜀漢)司馬懿(三國:曹魏)陸遜(三國:東吳)姜子牙(周朝)韓信(楚漢之争期間重要人物,漢朝開國功臣)韓信淮陰人,軍事家,是西漢開國名將,漢初三傑之一,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。韓信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,歷任齊王、楚王、淮陰侯等,卻也因其軍事才能引起猜忌。漢高祖劉邦戰勝主要對手項羽後,韓信的勢力被一再削弱,最後由於被控謀反被呂雉(即呂后)及蕭何騙入宮內,處死於長樂宮鐘室。助漢滅楚劉邦一方面固守,另一方面答應韓信及彭越事成後封地為王。韓信及彭越終於帶兵會合劉邦,韓信以十面埋伏之計大破楚軍A215E4A27F624C16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