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

三國時代的一位歷史人物

發問:

要籍貫、生平事蹟/功業、優點、缺點、印象難忘的一件事、評價及感想。Thx!!!

最佳解答:

【籍貫】 諸葛亮(181年-234年八月),字孔明,琅琊陽都(今山東省沂南縣)人,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大臣,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,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。因其早年外號,也稱「臥龍」或「伏龍」。 【生平事蹟/功業】 參考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8%AB%B8%E8%91%9B%E4%BA%AE&variant=zh-tw 【優點】 諸葛亮少時已有超出眾人的才能,英傑霸者的器度,身高八尺(漢制,約今1.85公尺),容貌甚為俊偉,當時的人都十分奇異。諸葛亮為人不貪財,他曾上表說自己沒有多餘財產,只有八百株桑樹、十五頃田地,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給的,就算兒子都是自給自足,自己沒有一點多餘的財產。果然,諸葛亮直至死也是如此,甚至死後,也吩咐下葬時挖一個洞,只要棺木能放進去便夠,自己則只須穿平常的服裝,不須其他配葬物。 他亦極忠於主君,受後世所極之推舉,在受劉備託孤後,一直為劉禪盡心盡力,做事都親力親為,憂公如家,《出師表》中表明心跡,可惜最後令自己食少煩多,病死軍中。而身為權臣亦無斂財,或架空君主,為兒子鋪路為篡位,甚至李嚴書信給諸葛亮希望他受賜九錫,但諸葛亮亦拒絕。 在治政上更有突出的成績,早期常為劉備足食足兵。他以「法」為根本,到後來在朝內作八務、七戒、六恐、五懼訓誡各臣,而朝外亦民風樸實,賞罰分明(詳見蜀漢)。鼓勵其他朝臣以集思廣益的態度進諫,又敢於認錯,在第一次北伐時,因誤用馬謖而失敗,後上表自責,自貶降官。而且在發明上亦有靈巧的構想,曾發明損益連弩(諸葛弩、元戎),木牛流馬。推演兵法,作八陣圖,至唐代將軍李靖亦十分推崇。 【缺點】 似乎找不到缺點,或者過於自信是其缺點。 【印象難忘的一件事】 迎娶相傳相貌奇醜,才能卻可比其夫的黃月英為妻。(純粹個人意見) 【評價及感想】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,集忠、孝、義、謀於一身,可以說是公認的中國歷史上了智慧神的最傑出化身之一。歷代朝野都對諸葛亮有很高的評價,「鞠躬盡瘁、死而後已」也成了無數仁人志士的座右銘。 而現有許多俚語,如「事後諸葛亮」,意思是等到事情過後才發表各種高論,自以為先知;也有「三個臭皮匠,勝個諸葛亮」一說,亦有指是「三個臭裨將,勝個諸葛亮」的訛傳」[1],但意思仍是指形容集體智慧的偉大。

其他解答:
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
鄧艾(?-264年),字士載,三國時魏名將。鄧艾多年在西北前線防備蜀漢姜維;後為滅蜀的主要指揮,他偷渡陰平,迫使蜀漢投降,建立奇功。 生平 鄧艾早年喪父,家境貧寒,還有口吃的毛病;曾於汝南牧牛一時。12歲隨母遷居潁川時,見到陳寔碑文上寫著「文為世範、行為士則」,便自行取名為鄧範,字士則。後來有一個族人跟他同名,遂改為鄧艾。 早年曾任都尉學士,因口吃未能遷陞,因而就任與農業相關的稻田守叢吏草一職。每到高山大澤,定必測量繪製地形,規劃紮營佈防。後遇太尉司馬懿,得到賞識,被提拔任用。鄧艾建議在淮河兩岸屯田,並提出具體方案,被司馬懿採納施行,為穩定東南形勢,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。 景元四年(263年)秋,大將軍司馬昭策劃大舉伐漢,命鄧艾率三萬餘人糾纏屯田沓中的姜維,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餘人斷其歸路,鍾會統十余萬眾進攻漢中,廷尉衛瓘監軍。鍾會攻破漢中,姜維退守劍閣,相持不下。十月,鄧艾挑選精銳,從陰平小路無人之地隱蔽前進。山高谷深,糧食將盡,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,鄧艾用毛氈裹住自己,翻滾著下山,於是將士們也都攀緣山崖樹木,魚貫而進。奇兵出現在江油,蜀漢守將馬邈投降。鄧艾率軍迅速攻破涪及綿竹,蜀漢衛將軍諸葛瞻戰死。不久,劉禪投降,蜀漢滅亡。 克蜀之後,鄧艾與鍾會不睦,鍾會向司馬昭誣稱鄧艾謀反,而鄧艾在處置投降的蜀漢君臣時沒有遵從司馬昭的指示,也加深了司馬昭的疑忌,遂命鍾會收捕鄧艾送長安。鍾會謀反失敗被誅後,鄧艾部將欲追還鄧艾,衛瓘為了自身安危,派遣田續殺死鄧艾、鄧忠父子。泰始九年(273年),朝廷才恢復鄧艾的名節,並拔擢其孫鄧郎為郎中。 軼事 鄧艾出兵蜀漢前,曾夢見自已席坐於山上,眺望著流水,於是找來殄虜將爰邵,問夢境的暗示。爰邵以「即使能取勝蜀漢,恐怕將軍也難以返國」相告,後來果然一如所料。 《世說新語· 言語篇》中有一則關於鄧艾機敏的故事,記曰鄧艾有口吃,每次說話提到自己時老是「艾、艾」連呼,司馬昭故意戲弄他,便問:「你老是『艾、艾』,究竟有幾個『艾』啊?」鄧艾回答:「所謂鳳兮鳳兮,還是只有一鳳而已。」|||||關羽(?-219年),約生於東漢桓帝年間,字雲長,本字長生,河東解縣人(今山西運城市)。東漢末年劉備的重要將領,死後受民間推崇,又經歷代朝廷褒封,被人奉為關聖帝君,簡稱關帝君、關帝。佛教界一般奉其為護法神之一,稱為伽藍菩薩。民間普遍認為關羽與劉備、張飛是結義兄弟,關羽排行第二,俗稱其為關老爺、關二爺、關二哥等等。 追隨劉備 關羽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。中平元年(184年),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,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,擔任劉備的貼身衛士。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後,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,被封為平原國相,關羽、張飛任別部司馬,分統部曲。三人情同兄弟,常一起同床而睡,當劉備坐下時,關、張二人更不辭辛勞隨身守護。7638E7481407D16B
arrow
arrow

    dvhtlb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